佛山祖廟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,北宋元豐年間(1078—1085年)始建,明洪武五年(1372年)重修,至清代初年逐漸成為一座體系完整、結構嚴謹、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筑。
如今以祖廟為核心,形成了一座了祖廟博物館,它集明清古建筑藝術和佛山傳統(tǒng)文化于一體,轄區(qū)包括祖廟古建筑群、孔廟、黃飛鴻紀念館、葉問堂等。
進入祖廟大門后左手邊第一個館便是葉問堂,詠春拳名家葉問宗師是享譽海內外的一代武術大師,他學藝成師于佛山。葉問一生刻苦鉆研并大膽改進了武術教授方式,桃李遍天下,日后威震海內外的功夫巨星李小龍即是其中最為杰出的弟子。葉問堂內收集和展覽了葉問與詠春拳發(fā)揚光大的資料。
廣東人有以水為財?shù)挠^念,祖廟內供奉的北帝神,傳說是北方水神,所有興風作浪的龍蝦蟹將都由他統(tǒng)管。由于唐宋時期珠三角一帶多有水災,禪城人便將北帝請到禪城坐鎮(zhèn)。說來奇怪,自此之后,禪城一帶再也沒有鬧過水災。近千年的歷史,祖廟經(jīng)過幾次大修,至今仍保持著百年前的藝術建筑風貌。
祖廟南北中軸線由萬福臺、靈應牌坊、錦香池、鐘鼓樓、三門、前殿正殿、慶真樓等建筑物組成。最值得稱道的是祖廟的建筑裝飾大量采用了陶塑、木雕、磚雕、灰塑等,正反兩面均有以戲曲故事為主要題材的雕塑,一些前來參觀的外國朋友將祖廟譽為“東方民間藝術之宮”。

祖廟內最重要的建筑當屬這個靈應牌坊,它是廣東現(xiàn)存最雄偉壯觀的木石混合結構牌坊。牌坊建筑為三樓三層式,威嚴聳立,檐柱間大量施用斗拱,飛檐疊翠,飄逸凌云。朱紅的木結構映襯著貼金大字,配以綠色琉璃瓦上蓋,使整座牌坊顯得輝煌奪目。風骨凜然且結構極為堅固,曾經(jīng)承受過十二級的臺風而安然無恙。
而在祖廟三門的北側,還有一座黃飛鴻紀念館,它是兩層仿清代青磚鑊耳建筑,館內設有陳列館、飛鴻影院。演武廳里每天都有武術表演在這里進行,黃飛鴻的門人們將精湛的武藝呈現(xiàn)給游客。
祖廟也跟禪城人的生活息息相關,嫁娶生子都會到祖廟來舉辦儀式,更是日常散步溜圈的好地方。祖廟的萬福臺也時常有粵劇表演,吸引了一大票粵劇迷前來觀看。
有人這樣說“ 青石鋪路,斗拱飛檐,清音縈繞,曲徑回廊,祖廟的內涵實在是過于豐富,以致于再多,再深沉,再華麗的文字去描述她都是隔鞋撓癢,徒流遺憾而已。只有親自去體驗,去感受……方能領略其中妙處。”佛山祖廟,它是佛山人最愛去的地方,不僅僅是個廟,也是欣賞建筑藝術的殿堂。
旅游攻略信息:
佛山祖廟
地址:佛山市禪城區(qū)祖廟路21號
交通:廣佛地鐵至禪城區(qū)祖廟站下車即可。
新聞排行榜
